中醫皮膚病醫療中心論壇

標題: 台灣男子靠头条寻人再续两岸情缘 清明前赴河北祭拜已故老兵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20-12-31 15:25
標題: 台灣男子靠头条寻人再续两岸情缘 清明前赴河北祭拜已故老兵
1994年,台灣陳若君姊妹三人的乾爹王金芳白叟返回河北臨西老家。雙方書信往來五年後,因各種缘由,聯繫中斷。

二十年後,忖量乾爹心切的陳若君受母親和姐妹委託,在頭條尋人的幫助下,終於找到失散多年的乾爹王金芳白叟在臨西老家的親人。

3月24日,陳若君超过三千多千米,抵達邢臺臨西,拜謁乾爹墓碑,與乾爹的親人們相聚在一块儿,暢敘離情,以解相思之苦。

(陳若君與馮俊京拜祭已故老兵王金芳)

二十年後再續兩岸情

3月24日下战书13時,邢臺高鐵東站。

距離漢口至邢台東G556到站時間還差1小時37分,馮俊京與表弟早已從臨西老家趕來,午飯來不及吃,倆人直接趕到了車站出站口。

馮俊京是王金芳白叟外甥女的兒子,王金芳從台灣回來後,馮俊京一向照顧著這位舅老爺,並且代舅老爺秉筆與台灣连结了一段時間的書信往來。

馮俊京,這位臨西一中的數學教師,現在極力禁止著內心的激動,“我想,一會兒我會哭出來。”

現在,陳若君的高鐵剛剛駛過鄭州。他開始頻繁打開地圖,不時計算著到站時間,“心境再也平靜不下來”。

陳若君為了這次見面,先是于3月23日13時40分,從台灣桃園國際機場飛往深圳寶安國際機場,而後於17時40分從深圳飛往武漢河汉國際機場。短暫苏息一晚,于24日10時40分從漢口乘高鐵至邢臺。行程約計三千多千米。

14時45分,馮俊京看到一名中年微胖男人在檢票出站,根據印象判斷,這應該就是陳若君。而陳若君彷佛也判斷出外面的這位偏瘦的中年書生,應該就是馮俊京。

兩人均緊走了幾步,陳若君治療靜脈曲張,拋開行李箱,緊緊地抱住馮俊京,並不绝彎腰。馮俊京也緊緊抱住陳若君,來不及擦拭眼中的淚水。

兩位五十多歲的中年汉子,在百家樂撲克遊戲,中斷聯繫二十年後,擁抱在一块儿,任憑淚水奪眶而出。陳若君反復說著,“謝謝你們照牙周病治療,顧乾爹,這一切仿佛一場夢。”

(陳若君見到馮俊京激動落淚)

父親的戰友

王金芳1912年生於山東省臨清縣,他的老家位在山東與河北兩省的交壤處,抗日戰爭期間,王金芳参军成為空軍,後來在1949年隨軍赴臺。在軍中,他結識了一位叫陳壁韻的湖北籍戰友,也就是陳若君的父親。“雖然依照軍階,我爸爸是他的長官,但他們的豪情就像親兄弟一樣。”陳若君說。

由於王金芳沒有立室,從空軍士官長退伍後,他住在新店的榮民之家(即老兵的安養機構),那裏都是住著像他一樣的單身老兵。陳壁韻則在台灣创建了家庭,育有三個兒女,陳若君回憶道,“我們從小叫王老乾爹,每個月都會去看望他,也陪他過生日;每一年我們的生日到了,他就會拎著蛋糕來我們家,他從來沒有忘記過我們全家人的生日。”

(王金芳與陳若君合影)

1990年,陳壁韻因車禍驟然離世。“當時我都沒敢告訴乾爹這一動静,直至即將出殯時,我才把乾爹接來。”陳若君清楚記得乾爹在轉入陳家衚同看到白布的那一瞬間,“他的身體在那一刻彷佛僵住了,一動不動。”

1994年,81歲的王金芳有感年過八旬身體欠安,返回河北臨西老家。在以後的日子裏,由王金芳外甥女孫桂榮的兒子馮俊京代筆,時常與陳家有鴻雁往來。直至1999年,因故戛但是止。

“但我們心裏一向挂牽著乾爹,近来,姐姐時常夢到乾爹,以是,我決定要找到乾爹和他的親人。”陳若君隨後向頭條尋人“兩岸尋親”項目乞助。

2019年2月26日,頭條尋人替陳若君師长教師發佈尋找王金芳白叟的動静,並將該資訊精準推送至河北邢臺,動静發佈後,很快就在臨西縣呂寨村找到王老的親人,三個小時不到,在臨西當地雷鋒幫幫團的幫助下,馮俊京的聯繫方法順利送達陳若君的手機。

這是頭條尋人建立兩岸尋親項目以來,幫助的第124個兩岸失散家庭。本日頭條尋人公益項目“頭條尋人”最初于2016年2月上線,依託地區精準彈窗技術,免費幫助社會上各類失散家庭尋找走失的家人。今朝已陸續發起“兩岸尋親”、“無名患者尋親”、“尋找义士後人”等多元化公益尋人項目。

信物憶往昔

通話後陳若君得悉,乾爹王金芳已于2006年平靜離世。馮俊京介紹,白叟生前屡次向家人说起在台灣的義子義女。

3月24日下战书,在臨西縣呂寨村馮俊京的老家,陳若君和乾爹的親人們,相聚在一块儿。

81歲的孫桂榮,是王金芳白叟的外甥女,馮俊京的母親。白叟一向收藏著娘舅從台灣帶回來的部門舊照片,這些已經泛黃的照片,有孩子們的青蔥歲月,也有生日晚饭的溫馨,更有大師團聚的那份幸福。

一張褶皺的薄紙,歪七扭八地寫著陳若君及家人的名字和生日。“這是娘舅活着時留給我們的,他說老了怕忘了。”孫桂榮說,娘舅其實不會寫字,只識得幾個大字。很難想像,他怎麼把這麻將遊戲,些人的名字寫下來的。

  (王金芳親筆寫下陳壁韻一家人的生日)

陳若君帶回來王金芳白叟的一塊舊手錶。“乾爹過生日時,我爸送他的生日禮物。”而後不久,白叟決定返鄉,但湊巧的是,表針從生日過後仿佛就再也沒有走過。“或許就是為了定格那個日子,以是我們也沒有再更換過電池。”

從台灣來以前,陳若君從盛放父親骨灰的納骨塔中,取了一些香灰。3月25日上午,在王金芳墳前,他仔細地將香灰灑在在墳塋前,而後取了三抔土,谨慎翼翼地封存好。他但愿這哥倆好好敘敘舊,聊聊之前的事變。陳若君但愿“乾爹”不要感覺到严寒,要托夢給姐,要感触溫暖。

陳若君說,本身會把三抔土帶回台灣,每逢祭日,隔海祭祀。同時,也會把家鄉感觉到的一切帶回台灣,如有機會,姊妹三人會一块儿再來。

臨別時,陳若君把從台灣帶來的鳳梨酥、牛軋糖和高山茶送給家鄉的親人,“茶是高山茶,水是家鄉水,血濃于水的親情,或許就在這裡面。”而家鄉的親人則送給陳若君兩副鋼筆和產自衡水的文房四寶,寄与曾靠書信往來的兩個家庭,能夠繼續續緣,“兩家人,永遠不會分開。”




歡迎光臨 中醫皮膚病醫療中心論壇 (http://psoaz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